体能测试成比赛“拦路虎”,科学决策应贯穿每一步
据媒体报道,9月27日在山东青岛举行的2020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达标赛女子1500米自由泳预赛中,辽宁浩沙队选手王简嘉禾以15分45秒59的成绩获得第一名,一举打破全国纪录和亚洲纪录。但比赛结束后,王简嘉禾透露自己的体能测试分数不高,预计进不去决赛。在此之前,已有余贺新、傅园慧、于静瑶、方喆四位预赛排名第一的游泳运动员因为同样的理由无缘决赛。
为何会接连出现“预赛第一被淘汰”的尴尬?根据此次竞赛规程,先进行为期两天的体能竞赛,共设置垂直纵跳、引体向上、躯干核心力量、30米冲刺、3000米跑5个项目。正式比赛中,预赛成绩前16名的运动员根据体能得分进行排序,前8名进入决赛。
将游泳运动员的跑步成绩和在泳池中的表现放在一起比较,已然超出人们的常规认知。就像王简嘉禾接受采访时所提到的,“我们毕竟是水上项目,陆上项目不是很擅长。”让体能得分凌驾于正式比赛成绩之上,成为晋级的决定性因素,更是本末倒置。该规定招致诸多批评,在情理之中。
不独游泳项目如此。翻看新闻即可发现,近期举行的全国体操锦标赛、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等项目比赛中都增加了前置的体能测试,其中也出现了不少体测成绩成“拦路虎”的现象。
今年2月24日发布的《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基础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的通知》提出,将体能达标作为选拔运动员的前提条件,不达标者不得参加东京奥运会。《通知》设置基础体能测试、躯干稳定性和上下肢左右侧力量均衡性测试和板块体能测试,并附带相应的评分标准。其中,基础体能测试部分包含了BMI、坐位体前屈、30米冲刺、垂直纵跳、深蹲相对力量、卧推相对力量、引体向上、腹肌耐力、背肌耐力、3000米或2000米二选一。目前所有比赛中增设的基础体能测试项目,均从这十项中进行选择。
强化基础体能,可以提升运动员身体机能和专项技战术能力,有其必要性。但是,不同的竞技体育项目各有侧重,对短跑来说爆发力是首要的,体操需要技巧和柔韧度加持,围棋则更追求精力长时间高度集中……而《通知》中提到的十项基础体能测试,除了和田径类项目日常训练贴合度较高,其他运动员适应起来有一定难度。若全部执行缺乏区分度的体能测试标准,并以此来左右比赛过程和结果,难免有偷懒嫌疑。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应该根据比赛方式和训练要求,做到因项目而异、因人而异,追求统一性和差异化相结合的效果。或许,分设基础体能测试和专项体能测试,将其作为比赛的准入条件而非决定因素,更妥当一些。
事实上,体测成绩频频成为比赛“拦路虎”,既说明当前的体能测试标准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改进,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部分管理者在执行上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
此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国内赛事经历了长时间停摆,现下体育比赛逐步恢复,每一场都是难得的检验训练成果的机会。而从2月份《通知》发布到9月份多个全国性比赛正式开始,中间有长达半年的调整期。项目协会、教练团队、运动员理应做好了充分准备。但目前呈现的结果却是,竞赛规程被吐槽“奇葩”,一些参赛运动员也反馈了突击增强体能和训练节奏配合不太好、旧伤复发影响备战等情况。这些,是隐藏在“预赛第一被淘汰”怪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在体育项目的发展上,很多人常强调一句话,“让专业人做专业事”。这种理想状态的实现,需要打通从上到下所有渠道,踏踏实实做好全面的、科学的、长远的规划,不能想到哪出是哪出,也不能执行上“一刀切”。
而在强化基础体能训练的同时,仍然需要明确一点,对运动员来说,科学、系统、连贯的比赛和训练模式,跟“恶补体能短板”一样不可或缺,甚至更加重要。如果寄希望于仅依靠后者来提升竞技水平,效果将十分有限。(孙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