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办学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个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不限制专科高职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适度扩大专升本招生计划,为部分有意愿的高职(专科)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逐步取消现行的注册入学招生和中职本科贯通,适度扩大中职专科贯通;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适度扩大专业学位硕士、博士培养规模,推动各地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概括而言,我国将进一步将扩大高职招生、专升本招生、专业硕士招生,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很显然,在职业院校扩招时,如何避免办学的学历导向,将是职业教育院校面临的重大挑战。职业教育院校只有坚持职业教育定位,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才能实现“提质培优”。
去年,我国高职扩招100万,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今明两年高职还将扩招200万。今年,为缓解疫情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专升本招生扩招30万。另外,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
如何在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同时,保障职业教育的质量?最为关键的是,必须坚持职业教育的定位。随着高职、专升本、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增大,中职、高职和进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院校,都可能出现以升学为导向办学的倾向。这与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定位背离。
从现实看,职业院校以学历为导向办学的情况已经存在。随着高职扩大招生规模,我国绝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将进入高职深造。按理说,中职毕业生自主选择进高职继续学习,这有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可现实中,有的中职学校却以考高职为导向,因此忽视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
这次发布的《行动计划》要求逐渐取消注册入学,针对的就是高职实行注册入学后,部分中职学校不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希望通过继续保留并加强技能测试,引导中职重视技能教育。但能否产生作用尚待观察。因为当高职的招生计划数超过报名人数时,考试很可能变为走过场。事实上,实行注册入学、招生宽进严出,应该是高职院校招生、办学改革的趋势,这要求所有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上严格要求学生。不解决这一问题,寄希望通过把好“入门关”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并不现实。
《行动计划》还提到逐步取消中职本科贯通模式,这一行动的意图是纠正职业院校办学的学历导向。我国一些省市在2014、2015年,进行“中本贯通”改革试点,想以此培育高技能人才。但在具体实践中,“中本贯通”模式的卖点却成了获得本科学历,不少考生和家长选择“中本贯通”也是为了绕过高考竞争,以中职为起点完成七年学业,获得本科文凭。但是,取消“中本贯通”模式,并不能消除中职、高职以升学为导向办学的问题。
要让职业教育院校安于职业教育定位,提高办学质量,首先必须纠正歧视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制度以及人才评价体系,要破除“唯学历论”,形成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其次,要落实和扩大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如果职业院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就不能灵活地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因此也很难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