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率创10年新低,“不婚不育”不必弹也不必赞
——“姐,你为什么一直单身啊?”
——“弟,你为什么不考清华啊?是……不喜欢吗?”
最近,一则流行段子讲出了单身朋友们真实而略带辛酸的处境。七夕刚过,单身话题热度不减。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去年全国结婚率(2018年的结婚人数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仅为7.2‰,创近10年来的新低。其中最低的城市上海,结婚率仅为4.35‰ 。
包容不婚不育,也是社会进步
对此,有人说,“年轻人不婚不育是一种进步”。理由是,整个社会已经意识到了结婚生子不再是一门必修课。
人生路千万条,条条可选择。越来越多人认同那些适婚人群可以自由选择生活状态,确实算是进步。说到底,对个体而言,婚育是权利而非义务。
但围绕不婚不育现象的舆论“博弈”注定会存在。这类争议,映射的也是人类社会千万年积淀下来的涉婚育规则与伦理的自然延伸。选择了不婚不育者,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得承受更大的舆论压力。
从生物的自然原理来看,不婚不育现象不影响社会存续的前提,就是不要跌到社会和人口自然延续的“奇点”以下,即不能小于总和生育率,这个数字是2.1。
这点其实不必担心。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不婚不育的人数都只是少数。更何况,不婚未必就不育,非婚生子女如今有很多,很多国家和地区也对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一视同仁。
对很多人来说,不婚不育意味着生活自由、简单充实:既有大把时间可供自己支配,读书、追剧、看直播,网购、旅游、吃火锅;还可以充分利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自己喜爱的职业和追求,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也能极早达到心理需求的最高级别——自我实现。而更多的人能达到自我实现,本是社会的进步,因为自我实现也是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文明的贡献。
选择不婚不育,成本其实很高
不婚不育的权利应被保障,但无论对整个社会还是个体而言,它没那么好的一面也应被看到。
不婚不育,意味着没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也就失去了对生命和生活的另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当然也是生物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有机交织在一起的。
没有孩子,负担轻了、不用操心孩子的成长教育。但这也等于失去了很多可能性,包括从对孩子的生育教养上感受人的成长过程,重温、重演和重享长大成人的过程与意义。
由于血缘亲情的强力黏合以及养育后代的情感投入,内心也逐渐成长、强大。家庭生活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慢慢理解父母、感受复杂人性,体验社会和家庭的互动,这些经历无论是对事业还是对人生,都是一笔“正资产”。
另外,不婚不育也将失去人生重要的心理支持系统。人生的心理支持系统很多,事业固然是一种,但是家庭和亲情才是最基本的。有人爱、牵挂、关心,通常也能增加个体幸福感。
这种幸福感温暖而充满力量。心理支持系统在平时也许不为人所重视,也可能让人感到无所谓。
可以看到,在诺贝尔奖典礼上,获奖科学家的感言总绕不开感谢家庭;赛场上拿了冠军,获奖者除了感谢团队,也会感谢家庭、父母和孩子;在奥斯卡颁奖仪式上,获奖者也会老调重弹……这虽然“俗套”,却可能是由衷之感——如果没有亲人和家庭的心理支持系统,这些人未必能轻而易举地实现自我。
特别是在人生的至暗时刻,与爱人、子女之间的一声问候、一个玩笑、一声保重、一次叮咛,甚至一条微信,都会起到情真意切、冷暖相知的作用,也能转化成巨大的心理支持力量。
不婚不育的得与失还有一个相对性。不婚不育,有可能实现自我;但选择家庭和子女,同样可能实现自我。即便没有完全获得成功,至少孩子们获得了自我实现的机会,这种绵延不息的希望,也会给人们接受时间和生命的勇气。
□张田勘(专栏作者),原载于新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