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邱仁宗:《生命伦理学》

微信截图_20190624191911


作者简介:

邱仁宗,毕业于清华大学文学院,历任北京协和医院哲学助教,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内容简介:

生命伦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新颖交叉学科,40余年来一直发展迅速,现已扩展到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国家。生命伦理学目前已经不仅仅在学院之内活动,而是已经深入实践,走向生.活。生命伦理学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解决生命科技以及医疗卫生中的伦理问题,也有助于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如何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应用实际的进路。

本书1987年出版,是对当代生命科学技术伦理问题的讨论,这些生命科学技术包括辅助生殖、生育控制、遗传和优生、生命维持、器官移植、行为控制等。《生命伦理学》在对生命科学技术以及医疗卫生中的伦理问题,即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如何做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对生命科技以及医疗卫生进行管理和政策的建议,其中不少建议已经被采纳在法律、法规、条例之中。今天再版此书,并附有作者近年来的学术论文,可帮助读者一窥我国生命伦理学发展的历程。

目录:

Ⅰ 难题和挑战

1. 生命伦理学的兴起

2. 医德、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

2.1 医学伦理学的扩展

2.2 义务论与价值论

2.3 不可通约的论证

3. 作为应用规范伦理学的生命伦理学

3.1 作为道德哲学研究的伦理学

3.2 规范伦理学

3.3 元伦理学

3.4 伦理学理论

4. 科学技术和伦理学

Ⅱ 生殖技术

1.“奇妙的新世界

1.1 正在成为现实的幻想 

1.2 什么是生殖技术?

1.3 非自然生殖

2. 性别选择

2.1 什么是性别选择?

2.2 性别选择方法

2.3 性别选择对社会的利弊

3. 人工授精

3.1 非自然生殖的第一步

3.2 生儿育女与婚姻的纽带

3.3 什么是父亲?

3.4 精子的地位

3.5 精子应该成为商品吗?

3.6 非婚妇女的人工授精

3.7 人工授精与优生

4. 体外受精

4.1 从love-making到baby-making

4.2 制造婴儿的技术

4.3 “医学分外之事”

4.4 父母的身份

4.5 胚胎是人吗?

4.6 公正分配

4.7 社会控制

5. 代理母亲

5.1 什么是代理母亲?

5.2 “白鹳”的功能

5.3 可能的代价

5.4 代理母亲合乎道德吗?

6. 无性生殖

6.1 什么是无性生殖?

6.2 核转移技术

6.3 关于无性生殖的争论

Ⅲ 生育控制

1. 避孕

1.1 避孕的历史

1.2 避孕是不道德的吗?

1.3 争取避孕的合法

1.4 避孕的问题

2. 人工流产

2.1 流产和人工流产

2.2 胎儿的发育  

2.3 人工流产问题上的各派观点

2.4 胎儿是人吗?

2.5 胎儿不是人吗?

2.6 什么是人?

2.7 胎儿的生的权利

2.8 人工流产问题上的价值冲突

2.9 人工流产的控制

3. 绝育

3.1 剥夺生育的能力

3.2 关于绝育的争论

4. 胎儿研究

4.1 胎儿研究的必要

4.2 胎儿研究的争论

4.3 胎儿研究的管制

Ⅳ 遗传和优生

Ⅴ 有缺陷新生儿

Ⅵ 死亡和安乐死

Ⅶ 器官移植

Ⅷ 行为控制

Ⅸ 政策和伦理学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术自述

附录二 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

附录三 动物权利何以可能

附录四 论卫生改革的改革

附录五 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附录六 杂合体和嵌合体研究:应该允许还是应该禁止?——生命科学中的伦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