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陈昭瑛:《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

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

作者简介:

陈昭瑛,一九五七年生,母台湾台南市人,父台湾嘉义民雄人。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哲学研究所硕士、外文研究所比较文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人(1998—1999),曾获第二届五四文学评论奖(1999),现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中论文的目次是按照先秦到现代的时间顺序。其中《朱熹的(诗集传)与儒家的文学社会学》一文写于博士班研读期间,《马克思主义和儒家的文学观:内在目的论的观点》一文写于l995年转向台湾文学研究之后,但其实只是总结之前十年的心得。《“永恒的乡愁”:徐复观论先秦儒家美学》和《“情”概念从孔孟到苟子的转化》两篇论文是去年底恢复工作之后的一点成绩。其余五篇完成于我参加由黄俊杰先生主持的“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东亚近世儒学中的经典诠释传统”期间(2000-2003),可以算是一部分的成果。贯穿这些不同时期作品的精神是一致的,我对儒家美学的基本看法从未改变,但盼望未来在师友的惕励和自己的努力之下能更趋成熟。

目录:

序 燃烧灵魂的星光

先秦儒家与经典诠释问题

一、前言

二、“述而不作”与经典性的关系

三、“经”、“权”概念与经典诠释的关系

四、“为其人以处之”:诠释者的理解和体验

孔子诗乐美学中的“整体性”概念

一、前言

二、中和:情理相得

三、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形式与内容的统

四、兴、观、群、怨:主客合

五、共鸣与启迪、沉醉:听者与作品的交融

六、礼乐之治:“社会美”的概念

“情”概念从孔孟到荀子的转化

一、前言

二、《论语》中的“情”

三、《孟子》中的“情”

四、《荀子》中的“情”

(一)人情与实情

(二)“情”的主体性内涵

(三)“至情”与“至文”:美学的突破

孟子“知人论世”说与经典诠释问题

一、前言

二、《论语》中与“知人论世”相关的看法:“知言”、“知人”、“以文会友”

三、孟子“知人论世”章析论

四、由伦理学向史学、诗学的转化:荀子、司马迁、刘勰

五、结语:“友情”成为“理解”(“知”)的隐喻

“通”与“儒”:荀子的通变观与经典诠释问题

一、前言

二、荀子与汉代经学:经学传承与“通儒”概念

三、“通变”、“经权”概念的起源:《论语》、《孟子》、《荀子》、《易·系辞》

四、苟子的通变观

(一)“权”的双重意义

(二)通“一与多”之变

(三)通“古与今”之变

(四)“通”与“儒”

(五)“通”与“学”

五、结语:对经典诠释的启发

性情中人:试从楚文化论《郭店楚简·性情篇》

一、前言

二、楚巫文化中情、身相依的思想及性别意识

三、“情”的存有内涵:与气、性、身、心的关系

四、“情”的伦理要求:信与久

五、结语

朱熹的《诗集传》与儒家的文学社会学

一、前言

二、《诗集传》与儒家的文学发生学

三、时代精神

四、文学的政治学与教育学:风与刺

五、民族诗学

六、文化理论:王与霸的两难

七、原始主义:古典的与浪漫的

八、方法论:赋比兴与主题研究

九、结语

“永恒的乡愁”:徐复观论先秦儒家美学

一、前言

二、“礼乐之治”的核心:“仁”作为艺术精神

三、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内在目的论的观点

四、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反省性的反映”与“批判的模仿”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的文学观:内在目的论的观点

一、形式主义的误解

二、内在目的论与外在目的论

三、批判的模仿

名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