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网络“假科学”需强化“真科普”
西蓝花含抗癌分子,吃小龙虾中毒死亡,车辆只需加水就能行驶……在朋友圈、微博或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你是否经常看到、收到这样的“警告”或“科普”?实际上,这些不是“死灰复燃”就是假科技之名的网络谣言。(11月2日新华社)
网络时代,给信息传播带来极大的便利。尤其是与民众健康、安全之类相关的信息更受关注。很多人看到报道中提到的“科普”类信息,不仅自己深信不疑,还要分享给亲朋好友以示关心,殊不知自己无意之中传播了谣言。笔者认为,要遏制假科技之名的网络谣言,除了要及时封堵,还要强化全民科普,以不断增强“免疫力”。
科普就是科学普及,按理说不存在真与假的问题。但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着假科普现象。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不仅存在假科普,而且花样还不断翻新。前不久在第三届互联网大数据与社会治理南京智库峰会上,由中央网信办和腾讯公司发布的《2019年网络谣言特征观察与趋势研判》显示,2019年我国网络谣言高发领域仍是“老三样”——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社会科学,但呈现出视觉化传播新趋势。根据对网民心态的分析,宁可信其有、迷信黑科技、满足虚荣和贩卖焦虑成为造谣、信谣、传谣的三种典型心态。如果不是专业机构揭露谣言的真相,网民是很难辨别真假的。这就需要权威科普部门主动出击,利用现代传媒,多播撒科普的种子,用科学知识占领朋友圈,不给伪科学留下藏身之所,为公众补充科学知识,提高对谣言的免疫力。
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的骗术之一,就是抓住网民关注健康、安全的心态,打着“科学”的旗号有针对性地攻心,甚至利用大V的影响力,花言巧语地传秘诀、卖“鸡汤”,蒙骗人们上当。诸如西蓝花含抗癌分子、房间放洋葱防流感等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为什么却被传得神乎其神?就在于现在的人们对健康更关心,对科学的信任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但科学仍有被谣言抢去先机的时候,谣言仍有它的传播市场。如果科普工作始终关注生活,在此类谣言刚一出现,就有效跟进,大张旗鼓、不遗余力地进行科普教育,不断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相应地就会减少上当。
强化真科普还要做好网下工作。在网络谣言中,除保健类外,还有诸如全国百强中学排名之类的所谓“权威调查研究报告”,其骗术依然是抓住网民心态,向有娃的家长贩卖焦虑,向榜上有名的学校在校生和校友提供骄傲或虚荣的资本等。这类信息更容易被误以为真。显然,要解决这类问题,凭网络辟谣只是治标,更重要的还需要在网下多做家长、老师的工作,破除迷信排名升学的思想,眼睛向内,在提高学生素养上下功夫,树立正确的育人方向,这才是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