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

这里有个院子,不但开满紫藤花,还能体验传统文化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星桥街112号院,是成都市远近闻名的紫藤花打卡地。“每年3月,紫藤花盛开时,前来拍照的人特别的多。”成都市锦江区水井坊街道党群科科长李四祥介绍说。
走进112号院,这里不但有吸引眼球的紫藤花架,还有一座川西民居风格的建筑——社区传统文化体验馆,已经成为112号院居民们交流沟通和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俨然“新地标”,“连附近的居民都经常来此参观和参加体验活动。”

打造社区公共空间

112号院是成都化工研究设计院宿舍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有居民住房5栋,13个单元共计165户。“院落人口大多数由老年人构成,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大,但是社区空间一直很欠缺。”

李四祥介绍,2018年,水井坊街道党工委在开展区域化党建公共资源摸排中,发现成都化工研究设计院内有七间单位废弃的危房,可以满足院落群众“需要公共空间”的诉求。“经协调,成都化工研究设计院将其作为公共空间与街道开展共驻共建,街道将其打造成水井坊社区传统文化体验馆。”

走进水井坊社区传统文化体验馆,150平方米的室内面积,被中式的镂空隔断隔成了议事坊、忆惜坊、创工坊、蓉味坊四个空间。“面积不大,但充分遵循了‘水井坊’中‘坊’的文化特征,在这里,有书读、有茶喝、可书画、能路演、适会谈,是社区居民的心灵驿站。”

如何将这个“小而美”的空间充分运用好?2019年初,体验馆建成投用,水井坊社区决定将这里交给本土成长的社会企业成都市青少年家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来负责运营。记者看到,这里既有社区居民参与制作的手工肥皂、杯具等爱心义卖展,也有水井坊社区变迁的历史图片展,还有专门的书画体验空间、社区居民可一起参与的公共厨房。

居民参与让空间“活”起来

成都市青少年家庭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畅认为:“社区公共空间不在于高大上,而在于活跃度。要充分发动居民积极参与,这才是其创建的本来意义。”为此,社区空间还经常举行粮票展、老照片展等活动。

此外,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是社区公共空间运营的重要环节。王畅举例说:“我们实施了一个‘靓汤计划’,由12支党员志愿者队伍,每月轮流来做一次靓汤,送给院落居民、环卫工人,既展示了居民的才华,也拉近了大家之间的距离。”

水井坊社区传统文化体验馆同时还是112号院的党群服务站。“周一,社区书记现场办公;周二,法律进社区;周三,家庭医生进社区;周四,两代表一委员群众接待日;周五,锦江区关工委家庭教育进社区”……在空间内的公示栏上,记者看到这样的安排。李四祥介绍,党员可以在这里开展活动,院落自治组织可以在这里议事协商,居民可以在这里反映个人愿望和诉求,党群服务站也会定期收集院落居民的微心愿。

作为锦江区党建引领示范社区,112号院落的变化是锦江党建引领推动社区发展治理的体现。据介绍,今年锦江区将开展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重点攻坚任务,今年内将新培育15个党建引领示范社区和15个党建引领示范居民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