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首届国杰论坛宋希仁先生开幕式致词

宋希仁老师

摄影:张伟东

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又迎来一个值得祝贺的日子。研讨罗国杰伦理思想及其道德建设的贡献,祝贺多位优秀老师和学员获奖。

往事难忘!我和罗老师是五六级老同学,我是本科毕业考来的,罗老是上海虹桥区党委调干生考入的,我们命定的成为老同学。毕业前又提前留校工作,罗老在党委任职,我在逻辑教研室任教,又是各自应有的担当。罗老师像个老大哥,比我们大八九岁,他为人谦和明智,素有哲人智,长者风。大家有事愿意找他商量,他也乐于助人。工作起来善于发挥大家的长处,群策群力做好工作。

后来有多年政治运动和干校劳动,分散不在一个地方,很少联系。有一天到新街口买书,偶然街头碰面,他劝我退出市财贸干校,回人大参加教材建设,我欣然接受,于是办好手续回到人大伦理学教研室,于是我45岁时,戏剧式地又成为老同事。开始是罗老师带领几位老同学一起编写伦理学教材,后来我们合作编写西方伦理思想史、人生的理论与实践,还编写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中国传统道德丛书,以致编纂大型《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15卷)。后来我开始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罗老在重病中给书写序,直到2015年3月罗老仙逝,我们共事有40多年。

我和罗老是师生,也是朋友。明清之际儒者唐甄说过:“得师得友可以为学。师也者犹行路之有导也,友也者犹遇难(险)之有助也;得师得友可以为学矣”。四年前,我在他的悼词纪念薄上,写下了几个大字:“亦师亦友,恩义难忘”,今天亦然缅怀。

还应记住罗老建设伦理学队伍的辛劳和功绩。他在全国配合国家和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在全国以多种形式开展伦理学队伍的建设,培养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也难以记述。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起了奠基并推向全国的重大作用。他著作等身,留下的许多原创性科研成果,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研究传承。

正是在这里,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放眼世界,回顾历史。我提几点建议想法供参考:

(1)要重新研究从苏联到俄罗斯的教训;注意研究美国兴起的自由主义伦理体系的传播。

(2)应予研究日本近代伦理研究的经验主义伦理学,汲取其伦理道德和礼仪文明的积极内容。

(3)应该展开研究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和礼仪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关系。

(4)是否可以研究中国传统伦理规范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体系的结合,以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尽可能吸纳传统伦理道德礼仪规范的必要内容。

整理人:刘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