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刘晓飞副教授应邀参加“人大伦理学论坛”
摘要: 2020年11月13日下午,“人大伦理学论坛 | 刘晓飞:知识与事实性条件——关于汉语中“知道”一词使用的实验哲学研究”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600会议室顺利举行,并通过腾讯会议室进行直播。
2020年11月13日下午,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共同主办的“人大伦理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600会议室顺利举行,并通过腾讯会议室进行直播。本次论坛邀请到的嘉宾是厦门大学哲学系刘晓飞副教授,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玮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田洁博士评议,刘晓飞副教授研究团队合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陆鹏杰、范震亚以及线上线下数十名听众参加此次论坛。
刘晓飞副教授报告的题目是“知识与事实性条件——关于汉语中‘知道’一词使用的实验哲学研究”。他将在此次报告中介绍研究团队对此问题的研究思路、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结论。
对知识的经典定义是“Knowledge is justified true belief(知识是有据的为真的信念)”,为真性强调其客观为真。刘晓飞副教授首先介绍了英语中对为真条件的争议。学者Buckwalter设计实验让被试者选择下述哪种表达能够最好地阐明“每个人都知道”的含义——A.每个人自以为他们知道;B.每个人真的知道。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被试者选择了A。Buckwalter据此指出,人们的确接受“‘知道P’要求P为真”的理念,但在一些情况下使用“知道”更可能是一种主角投射的结果,即说话者对“知道”谓词的使用是通过其所处的境况来判断这种使用是否合适。然而,此处存在概念上的关键歧义:在Linguistic Factivity(语言学上的事实性条件)看来,仅当说话者相信P为真,“S知道P”才是正确的用法;而Philosophical Factivity(哲学上的事实性条件)主张,仅当P客观为真,“S知道P”才是正确的。因此,Buckwalter的质疑未能证明实验中被试者选A不选B 的实验结果一定是由“接受哲学上的事实性条件(PF)”导致的,还有可能是接受语言学上的事实性条件(LF)或是偏好更安全的表述。但同时,也还没有证明这一结果是“接受LF”而不是“接受PF”导致的,因而还需要进一步继续研究。
刘晓飞副教授接下来介绍自己团队改进实验的思路,实验设计的目标在于研究人们在实际日常语言的使用中到底是遵循LF还是PF,还是两者都遵循或都不遵循?实验设计的关键疑难在于,要证伪PF,需要【反例】:S知道P为真,同时P不(客观)为真。但此处还面临主角投射问题,即【反例】中S知道P并不为真,这只是从S的角度来使用“知道”,因为S(投射中的说话者)相信P为真。因此,要构造免除主角投射问题的反例,也就是要构造【反例+】:S知道P为真,同时P不(客观)为真,而且S相信P不为真。刘晓飞副教授介绍了对【反例+】的三种构造方法,并引用曹剑波在《普通大众的知识概念及知识归赋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的观点总结了汉语语境中知识判断的类型差异:“汉语中,人们倾向于将‘知识’概念赋予那些‘有用’、‘体系性’的内容;而非‘琐碎’、‘有关价值评判’的内容。”
刘晓飞副教授通过展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团队的实验结论:有理由相信,在日常的汉语使用中哲学的事实性条件(PF)没有被广泛遵循。理由①:认可使用“知道”的人群中,明确违反PF的比例在“天文”、“道德”和“未来事件”中显著高于明确违反LF的比例。理由②:认可“外星人知道‘二加二不等于四’”的人数达187人,其中122人同时认为“二加二等于四”客观为真。实验也带来两个有趣的发现。第一,对一些我们不认为是“知识”的P(如道德、未来事件),我们会使用“S知道P”的表达;第二,通常认为“相信P”与“相信P为真”是同意反复,但实验结果显示并非如此。
田洁博士与刘晓飞副教授研究团队合作者陆鹏杰、范震亚分别对此次的报告内容进行进一步解释与阐发,在场及腾讯会议室的听众们针对实验中涉及的种种问题疑惑与刘晓飞副教授和各位发言人进行热烈讨论。
责任编辑:潘麒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