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在线 评论

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精神关爱

2021-04-22 12:00 重庆文明网 文重

摘要: 在给予留守儿童精神关爱时,要注意精准施策,摸清他们的家庭情况,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真正走进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打开他们封闭的内心,给予他们所渴望的关爱和帮助,加大精神层面的文化输送,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爱与希望,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有数据显示,截至“十三五”末,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43.6万名。如何帮助这些“小候鸟”们幸福快乐地长大,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更成为民政部门提供特殊公共服务的发力点。(4月19日)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一直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作为帮助“小候鸟”们健康成长的关怀举措,由民政部牵头组织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百场宣讲进工地”活动已坚持开展了3年多,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走进300余个工地,累计参与活动人数390万人,很多“小候鸟”因此获得走进工地探亲的机会,也给很多在外务工的家长补上了亲子关系这堂课,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相比于物质上的需求,留守儿童最缺乏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很多孩子很长时间都见不到父母的面,也接不到父母的电话,这种精神层面的空虚与失落,会成为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巨大障碍,甚至会引发心理问题或造成行为偏差。在民间流传着一则顺口溜,“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听起来很凄凉,但确实是不少留守儿童生活的真实写照,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是小事,一定要格外关注。

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层次的社会性原因,想要在短期内治本不太现实,但关心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既不能忽略物质上的帮助,应当想办法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让他们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红利。但同时,更应当注重精神层面的关心关怀,采取心理辅导、情感介入或是创造团聚机会、促进亲子沟通等方式,让留守儿童能够多在情感上得到滋养,尽力去填补他们的情感空白,使他们能够不再独自面对成长的烦恼,情感的倾诉和宣泄得到出口,尽可能防止和纠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着独特的年龄结构、个性特征和多样需求,每个人的心理诉求都可能不一样。因此,在给予留守儿童精神关爱时,也不能够笼而统之,而是要注意精准施策,摸清他们的家庭情况,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真正走进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打开他们封闭的内心,给予他们所渴望的关爱和帮助,加大精神层面的文化输送,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爱与希望,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责任编辑:文重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