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厨房”在钢筋水泥里飘出幸福味
摘要: 虽然这是小说里的情节,但虚构的小说也有现实的影子,现代社会“对门相居不相识”并非是个笑话。有的时候“走顶头了”,也不过是相视一笑,更多时候则是形同陌路,这不是温暖社会里该有的邻里关系。社区“共享厨房”在钢筋水泥里飘散出幸福的滋味,和谐邻里关系就该多些“共享厨房”式样的创新。
日期:2019-08-29 来源:重庆文明网 作者:郭元鹏
“奶奶,这是我做的!”“很赞!”鄞州区福明街道江城社区绿城宁波中心兰园小区近日举行了一场趣味烘焙活动。在烘焙教师指导下,老少业主们将凤梨酥、绿豆糕等点心做得有模有样,送给邻居品尝。邻里关系的改善,源于一个“共享厨房”。在这个占地50平方米的“共享厨房”,业主们隔三差五聚在一起学做菜,互相交流熟悉,后来升级到举办百家宴,每家带来自家拿手菜,分享美味和快乐。 (8月28日《宁波日报》)
楼房越来越高了,道路越来越宽了,家庭越来越美了,小区越来越靓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城市的繁荣。然而,繁荣的城市也在钢筋水泥里让人有了“透不过气”的感觉,现代化的城市里都有了一种“高楼病”:邻里互不熟悉,孩子缺少玩伴。
曾经看过的一篇小说里,有这样一段情节:一位女士晚上下班回家,总感到有人在“尾随自己”。进入小区后,“尾随者”还是紧跟其后。到家后,这位女士就报了警。结果却是一场误会,所谓的“尾随者”其实是同一栋楼的邻居。虽然这是小说里的情节,但虚构的小说也有现实的影子,现代社会“对门相居不相识”并非是个笑话。
忙忙碌碌的时代,人们都是步履匆匆,甚至是对门住着,也叫不上对方的名字。有的时候“走顶头了”,也不过是相视一笑,更多时候则是形同陌路,这不是温暖社会里该有的邻里关系。
曾经,我们居住的方式是院落、是里弄,邻里关系是和谐的,彼此之间也很熟悉。因此,“串门”也就成为了一个使用十分广泛的词。如今,“串门”的人越来越少了,别说是一个小区的邻居了,就算是一栋楼里的邻居,即便是“门对门”,也鲜少有来往。
邻居成为了熟悉的陌生人,如何化解“高楼病”?宁波的这个小区创设性地打造了“共享厨房”。社区建设专门场地,提供免费厨房灶具等设备,鼓励邻居到“共享厨房”交流做菜手艺。你品尝我做的“回锅肉”,我品尝你做的“辣子鸡”。在交流厨艺过程中,拉近了心灵的距离,让邻居真正成为了“熟悉的人”。分享着快乐、收获着幸福的“共享厨房”,无疑是构建和谐社区邻里关系的有效载体。
人熟了,矛盾就少了。业委会还牵头举办了圆桌会,收集大家对小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心平气和地商议问题,找解决办法。半年多来,居民组建微信群,社区有大群,每个单元有小群,还有兴趣群俱乐部。遇到难题,业委会牵线搭桥,物业公司做好专业服务,小区邻里关系日益和谐,不把小摩擦拖成大矛盾。
社区“共享厨房”在钢筋水泥里飘散出幸福的滋味,和谐邻里关系就该多些“共享厨房”式样的创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