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在线 评论

银行不是“围城”,对职业的刻板幻想才是

2020-10-17 08:35 新京报 宋金波

摘要: 围城之叹虽然不是矫情,但终究是失望、挫败的情绪,也许是社会情绪变动的青萍之末。当这种情绪不是发自个人,乃至不再是某个小群体独有时,或许也应该得到银行业的重视,普遍的失落背后或许隐藏着某种不可预知的风险。

对银行的向往或吐槽,几分动情几分矫情?

最近多家媒体报道,银行正在成为年轻人的“职业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证据是到10月15日,微博超话“今天你从银行离职了吗”阅读量已经超过8600万;“外面的人想进去”,证据是银行秋招正在进行,几大国有银行的校招笔试题频上热搜。

挤进围城,银行仍是最优职业选择之一

真是人间何处不围城。但围城喊了这么多年,婚姻、公务员、互联网大厂、一线城市……进城从来是刚需,出城总是要吐槽。这让“围城”的纠结看起来更像个加戏的噱头。譬如就业,每年光新出校门的大学生就奔千万,连外卖小哥的学历都已经急速提升了,职场流动性也一直向上。何止银行,哪个职业门内门外不是挤满了各种表情的人,宛若围城呢?

满意的理由总是相似,吐槽的理由各有不同。但总体上,不多一个“不及预期”。

从改革开放开始算,银行业也是少有的常青树类型的“高级职业选择”。特别是在1990年代末之前,可以说占尽先机,当然,要进入,也非常难。

数十年时间足以培育出普通人对职业的某种“信仰”。如此“信仰”的背后是久经考验、精明现实的理性选择。这种普通人的常识理性全世界皆然。按照多数人的标准,一种职业,若与财富距离最近,那么必然经久不衰。自然,哪怕年景不好,大户人家的使女衣服要打补丁,总还是比穷人家孩子好过多了。

这些年,对银行的“职业信仰”,受到了些许质疑。例如论高薪,互联网大厂如今风光无限。然而,仔细想想,之前让银行数十年屹立于最优职业选择之林的那些理由,有哪些真正变化了吗?并没有。

如今随着各项考录制度更加透明和开放,银行向着更多的毕业生敞开怀抱,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选人标准也水涨船高,这本是一种自然的市场竞争。

在这里,用偏难怪题来为难考生另当别论,但把竞争条件摆在台面上、通过更透明的标准来公平选人,比起多年以前广泛存在的“子弟”“关系户”现象,还是进步得多。最起码,“围城”的城门越开越大了。

逃离围城,并不能真正填平心理落差

但与竞争加剧、选拔标准上行相对应的,是银行业务的技术含量并没有明显的上升,尤其是大量存在的分行、支行岗位。

在移动支付等的冲击下,银行内部岗位正在分化。一些边缘性的工作岗位,逐步以类似外包的形式“分”出去了。同时,在核心业务环节,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替代了人工劳动,一些银行员工的主要职责就是拉存款、卖保险、办信用卡、推销纪念币等等——当然,或许还得陪着喝酒。

对于千军万马挤上独木桥的年轻人来说,面对这样的工作,的确有可能产生强烈的落差。一方面,是有能力在校招进入银行的年轻人,他们的自我评价也比较高,或者说,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本应获得一个性价比更高,“稳定高薪有地位”,而且不要加那么多班的岗位。另一方面,选择去银行的人,对银行的执念应该也比普通人更高。

就像媒体报道中,一些在银行待了超过一年的年轻人,“慢慢打破从前对银行的‘体面、高薪、稳定’的刻板印象,并企图逃离”——可说到底,他们其实是希望现实的银行与他的“刻板印象”一致,才是好的银行。他们本身是希望做这种刻板印象的维护者。

但社会发展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行业崛起,银行业的优势在慢慢缩减。银行当然不是“围城”,真正的“围城”是部分年轻人对某些职业的幻想。而如果一个应届生无法在进入某个职业前了解其大体职业行情,那至少说明,他的功课做得还不够,或是对职业光环的向往超过了职业本身。

不过,在持续高速发展数十年后,习惯了改革开放红利的人们期望值总不会太低,特别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投入的教育成本更大,因而也更敏感、期望值更高。对此,“逃离围城”其实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求职的目标还是为了“体面、高薪、稳定”,而不是自我在职业中的发展成长,那么从银行换到其他行业,还是会失望。

当然,一山望着一山高,这是人之常情。围城之叹虽然不是矫情,但终究是失望、挫败的情绪,也许是社会情绪变动的青萍之末。当这种情绪不是发自个人,乃至不再是某个小群体独有时,或许也应该得到银行业的重视,普遍的失落背后或许隐藏着某种不可预知的风险。

□宋金波(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宋金波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