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1元钱赔偿里的善意
摘要: 这则新闻中,善意的叠加让我们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照章办事中,也彰显出人文关怀。大爷闯红灯,肯定是有错在先。作为辅警,依法依规判定大爷在这场交通事故中负全责,无可厚非。但他们却没有简单地判完了事,而是看老人不易,商量帮忙垫付。
近日,又一则发生在街头路边的暖新闻刷取了网友的点赞。一位70多岁的收废品大爷骑三轮车闯红灯,撞了一辆汽车。虽是大爷的全责,但几百元的赔偿显然是他无法承担的。辅警们本想凑钱帮老人垫付,但车主郑先生却执意要让老人赔偿。但他只让老人赔了一块钱。他表示,大爷收废品不易,不忍心让他赔。要1元钱,只是为了提醒大爷以后要遵守交通规则。
这则新闻中,善意的叠加让我们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照章办事中,也彰显出人文关怀。大爷闯红灯,肯定是有错在先。作为辅警,依法依规判定大爷在这场交通事故中负全责,无可厚非。但他们却没有简单地判完了事,而是看老人不易,商量帮忙垫付。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生活贫困者,犯了法违了规,也要承担相应责任,这点毫无疑问。但辅警们打算自掏腰包帮忙垫付的行为,却在执法过程中充分彰显出人性化的色彩。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善意,刚柔并济,使法律得到了尊重,更让法律拥有了温度。
再看司机郑先生,也是一位值得点赞的“好路人”。作为此次事故的“受害方”,他并无责任,得到赔偿也是理所当然。不管是老人赔钱,还是辅警帮忙垫付,郑先生即使拿钱走人,也是正当行为,没人会指责。但他拒绝了辅警的帮助,坚持让老人赔钱,而且只赔1元钱,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实,郑先生也是在用他的“方法”来帮助老人。一方面是通过这次的赔偿,提醒老人今后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让赔偿起到警示的作用;另一方面,1元钱的象征性赔偿,无疑是一种善意的表达,体现出对他人的宽容与豁达。
从这一条暖新闻中,我们读到的不是单个人、单件事的温暖,更是一种温暖的叠加、善意的互动。生活中,这类事件随时随地都会在我们身边上演,关键看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处理和对待。方法得当,便可实现1+1>2的正向效果;反之,则有可能事情解决不成,反倒产生负面效应。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持有什么样的心态。一心向好向善,自然会采取善法良策;利欲熏心、自私自利,难免伤人伤已、得不偿失。文明的社会、和谐的环境、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友善去搭建、用爱心去经营。少一些私欲、减一些暴躁、除一些戾气,社会才会更有温度、文明才会更有高度。
(作者:卢文,原载于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