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在线 书籍

江畅|《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

2020-06-10 02:00 中国伦理在线 廖新宇

摘要: 传统价值观的内容有哪些?它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6月10日,湖北大学江畅教授新著《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举行出版研讨会,对书中关涉的中国传统价值观进行学术研讨。该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是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6月10日,湖北大学江畅教授新著《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举行出版研讨会,对书中关涉的中国传统价值观进行学术研讨。

    在江畅教授新著《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举行出版研讨会上,湖北大学副校长肖德教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研究员出席并致辞,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赵馥洁等近十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通过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并就相关问题展开研讨交流。 

 主题研讨:传统价值观研究如何深化?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对该书的出版表示充分肯定,称该著“不同凡响”,认为该书将中国价值观、西方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对中国传统价值观进行描述、梳理和分析,对其现代化转换提出了建设性的理念、观点和看法。他希望作者构建一个中国价值观的概念框架,其结构应是由原点和不同维度构成的坐标系。

    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赵馥洁认为,该书实现了中国价值观概念的新创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认识、中国传统价值观内容的新分析和中国传统价值观转换途径的新探索,但还可对传统价值观的一些概念和观点作进一步深入的辨析。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龚群说,以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当代学者的责任和使命。这部百万巨著内容宏大,结构严谨,内在逻辑关联清晰,建构了一个中国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传统价值观提出了一个思维坐标。

    结合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的学术背景和经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冯平教授说,当前价值论的研究非常重要,可以从很多维度展开,江畅教授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维度展开非常重要。她强调,要把握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和问题的经纬度、强化其内部张力,在深化理论研究的同时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解决作出贡献。上海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孙伟平教授认为,《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系统、厚重、有新意,梳理了传统价值观,对其现代转换进行了积极思考,对当前中国价值观的构建提出了建议。他提出,当前还需继续思考传统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如何把握,其精华和糟粕如何辨析,如何克服其现代转换面临的困难等等。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汪信砚教授表示,新著的出版是我国价值研究领域一项非常厚重的成果,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进、现代转化、当代构建都做出了系统思考,新著提出的如何系统地呈现和科学地概括中国传统价值观、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吴根友教授表示,新著深化了对“传统价值观”这一理论问题的认识,希望江畅教授在此基础上再做一部中西价值观比较的大著,实现中西之间的融通与创新。


a9b500b8922b4434971573328b7822f8.jpg

《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

(上下卷)

江畅著

ISBN: 978-7-5201-5952-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

定价:218.0元

总页码:872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优秀传统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需要和中国价值观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转换做了系统研究。传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社会不同时期和不同范围存在过或流行过的各种价值观中,那些得到中华民族普遍认同或普遍信奉的基本内容及其意蕴。它是以中国农耕文明为现实基础,以“道”和“德”为观念前提,以“仁爱”为核心内容,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为根本精神,以宗法制和礼制为基本保障,以“圣人”和“大同”为最高目标的价值观念体系。本书将传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种主要思想、十一种主导观念、十一种基本精神和九种实践体现,对传统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本书的出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具有积极意义。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江畅湖北浠水人,1957年8月出生,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价值哲学学会(ISVI)前会长,中国伦理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化建设与评价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伦理学学会名誉会长,湖北省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会长。已出版专著、译著32部,发表论文320余篇。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2项;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成果奖和首届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优秀学术著作奖;2次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2016年版、2019年版)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2个学科重要转载来源作者名录。长期从事伦理学、价值论、西方哲学和文化问题研究,为我国西方价值理论和观念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其提出和阐述的现代幸福主义伦理学被认为是国内有代表性的伦理学体系之一,近年来致力于文化发展研究,对中国价值观和价值文化做了较系统的阐释,其学术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


本书目录

上卷

引言 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价值观

 一   现代转换肇始于鸦片战争  

 二   艰难的探索  

 三   走向伟大复兴


第一章 传统价值观的界定及其形成演进

 一   传统价值观的界定  

 二   传统价值观的人性根基  

 三   传统价值观的现实化  

 四   传统价值观的孕育与形成  

 五   传统价值观的演进与衰退


第二章 传统价值观的主要思想  

 一   “道”“性”“诚”  

 二   “君子”与“圣人”  

 三   “仁义礼智信”  

 四   “中庸之道”  

 五   “忠恕之道”  

 六   “内圣外王之道”  

 七   “王道”与“仁政”  

 八   “五伦”与“三纲五常”  

 九   “其命维新”  

 十   “大同”与“小康”


第三章 传统价值观的主导观念

 一   “阴阳五行”  

 二   “天人合一”  

 三   “自求多福”  

 四   “修身为本”  

 五   “转识成智”  

 六   “仁者爱人”  

 七   “义以为上”  

 八   “隆礼由礼”  

 九   “忠孝两全”  

 十   “和而不同”  

 十一   “民惟邦本”


第四章 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精神  

 一   “尊道贵德”  

 二   “自强不息”  

 三   “厚德载物”  

 四   “成性成人”  

 五   “知行合一”  

 六   “从容中道”  

 七   “推己及物”

 八   “见义勇为”  

 九   “为政以德”  

 十   “以教祗德”  

 十一   “协和万邦”


下卷

第五章 传统价值观的实践体现

 一   安土与尚农相一致  

 二   个人与整体相融合  

 三   君子与大同相贯通  

 四   宗法与王权相补充  

 五   民本与官贵相反衬  

 六   孝亲与忠君相衔接  

 七   人德礼法治相协同  

 八   经常与权变相辩证  

 九   教化与修身相促进


第六章 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换

 一   传统价值观现代转换的历史际遇  

 二   从革命价值观到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三   现代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的弘扬  

 四   现代价值观对传统价值观的更新  

 五   传统价值观现代转换面临的任务


第七章 当代价值观的构建

 一   构建和完善中的当代价值观  

 二   传统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三   当代价值观理论基础的构建  

 四   核心价值观的法制化  

 五   核心价值观的政策化  

 六   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化  

 七   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与道义性社会认同


结语 让优秀传统价值观融入当代价值观

 一   融入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二   优秀传统价值观资源的检视  

 三   融入之路径策划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责任编辑:廖新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