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陈斯一:《从政治到哲学的运动:〈尼各马可伦理学〉解读》
摘要: 本书是近年来对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系统解读的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正文部分选取《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主要关涉的“幸福”、“伦理德性”、“理智德性”、“节制”、“友爱”这五个主题展开,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的解读揭示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思想与政治、哲学的深刻关联,由此使得读者能够以小见大,窥见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整体构架。
陈斯一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19年12月
ISBN:9787542668356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年来对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系统解读的较为重要的研究成果,正文部分选取《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主要关涉的“幸福”、“伦理德性”、“理智德性”、“节制”、“友爱”这五个主题展开,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的解读揭示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思想与政治、哲学的深刻关联,由此使得读者能够以小见大,窥见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整体构架。
作者简介
陈斯一,四川人,1986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剑桥大学古典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学、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
目录
一、幸福
1.1 目的概念的双重意涵
1.2 政治作为生活的整全视野
1.3 幸福与快乐
1.4 哲学作为生活的终极目的
1.5 政治与哲学:人性的内在张力
二、伦理德性
2.1 伦理德性的本质
2.2 人类欲望的自然结构
2.3 勇敢和节制
2.4 大度和正义
2.5 高贵与道德形式
三、理智德性
3.1 正确理性和实践真理
3.2 人类理性的求真方式
3.3 从技艺到哲学智慧
3.4 从制作到实践智慧
3.5 良好思虑和实践智慧
3.6 再论政治和哲学
四、新的开端
4.1 不自制及其范围
4.2 不自制者的无知及其根源
4.3 节制对于实践德性的更高统合
4.4 新的开端
4.5 从德性到友爱
五、友爱
5.1 友爱的类型和谱系
5.2 父子和君臣
5.3 从家庭友爱到政治友爱
5.4 三种平等友爱
5.5 德性友爱的根据与意义
附录一:德性在亚里士多德思想体系中的位置
一、范畴论中的德性
二、形质论中的德性
三、活动论中的德性
附录二:柏拉图《吕西斯》中的爱欲与友爱
序幕:逻格斯与美少年
一、善恶与属己
二、爱欲与善恶
三、友爱与属己
前言
本书是对于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一份系统解读,同时,我们也希望以这部伦理学著作为切入点,窥视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整体架构。鉴于上述两个目标的可取性和可行性在现当代研究界备受争议,我们不妨就在前言中简要谈谈本书试图完成这两个任务的具体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系统解读”这一提法。我们认为,对一部哲学著作的系统解读并不以它自身的系统性为前提。一本从表面上看不成体系的书,完全可能留给解释者虽然零散但是充足的线索,来挖掘和还原作者未曾用明确的字句展现给读者的深层系统,而解释者是否能够成功地实现深层系统的重构,取决于他/她对于文本的结构性线索的收集和安排、分析和整合是否能够形成一套令人信服的融贯解释。同时,无论是一本书的系统性还是一份解释的系统性,都不必落实于每一处文本细节,不必做到百分之一百的前后一致。哲学著作不同于推理小说之处在于,其深度和高度并不取决于所有论证环节的严丝合缝。事实上,哲学研究的精确性往往体现为精确地还原研究对象的模糊性,而在忠实地再现人性的内在张力、人类实践生活的复杂和微妙这方面,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可谓哲学史上的典范。在我们看来,《尼各马可伦理学》正是一本从表面和细节上看不成体系,但是在宏观布局和内在理路方面具备深层系统性的书。和精心打磨的柏拉图的对话录不同,亚里士多德传世的著作大多是课堂讲稿的记录,《尼各马可伦理学》也不例外。因此,从细节上看,许多章节在切近语境和全书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都是不甚明朗的。例如,第一卷第3章是一段明显的跑题,亚里士多德在第四章的开头声称跑题结束、回到正题,但是他没讲几句就又开始跑题了,以至于在第五章的开头,他不得不再次声称要从跑题处返回正题。为什么会有这两次跑题?它们的关系何在?为什么它们出现在第一卷第三章和第四章?对于这些以及这类问题的回答恐怕是见仁见智的,或许正确答案就是亚里士多德备课不充分,讲课缺乏条理,而讲稿的记录者和编辑者又不敢大幅修正老师的讲授次序。本书对于《尼各马可伦理学》的解读将不涉及这类文本细节,而是尽可能着眼于全书的整体思路,并且在系统解读的指引下,对那些具有结构性意义的核心文本进行分析。然而,亚里士多德在宏观布局方面的前后不一似乎丝毫不亚于他在细节方面的冗余枝蔓,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第一卷(以及整个前六卷的大部分)和第十卷对于幸福的阐发截然不同。此外还可提及:第三卷和第七卷对于节制的界定存在重要差异;第六卷除了顺应前文的思路而讨论实践智慧之外,还讨论了许多其他的理智能力,其中包括看似与伦理生活无关的技艺制作;第七卷和第十卷关于快乐给出了两份大体方向一致但关键细节又别的探讨,而这两份探讨又看似毫无理由第被第八、九卷对于友爱的阐述隔开。与细节方面的问题一样,对于哲学宏观问题的解释也是见仁见智的,但是和细节问题不同的是,这类宏观问题不太可能统统源自哲学家的大意疏忽,或是讲稿记录者与编辑者的盲目跟从或任意武断。事实上,这些大问题因为涉及卷章布局的疑难、重要观点的前后变化、主要学说的内在张力、中心思路的走向而恰恰是一份系统解释应该着力处理的极其宝贵的结构性线索。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全书深层系统的把握就取决于对于上述问题的合理而融贯的回答。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论证,《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和第十卷对于幸福的不同阐发是对于人类的政治本性与哲学本性的固有张力的忠实再现,而全书的整体思路可以表述为从政治到哲学的一场“论述运动”。这场运动的转折点发生在第六卷和第七卷之间。前六卷全面探讨了德性的本质和分类、对各种具体的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进行了分析,从而详尽呈现了幸福生活的结构和样态。作为关键的节点和过渡,第六卷不仅阐述了实践智慧,而且阐述了哲学智慧,并且在卷末明确交代了后者高于前者的主张,而看似与伦理生活和伦理研究无关的技艺制作,实际上为亚里士多德理解实践智慧和哲学智慧提供了理论范式,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实践之路”与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的“智慧之路”分别是从技艺制作的不同要素出发建构而成的。第七卷作为“新的开端”延续和完成了第六卷已经出现的从政治到自然的视野拓展,将德性置于从兽性到神性的道德谱系加以观察,并且通过分析理性和欲望相冲突的不自制现象,反过来提出了对于节制的更高要求。这一更高境界的节制实现了理性和欲望的完全弥合,从而为接下来的几卷对于快乐和友爱的主题探讨提供了人性基础:无论是将至高的快乐和至善联系甚至等同起来的观点,还是关于友爱源于自爱的主张,都以理欲完全融合的更高节制为道德前提。最后,正是通过第七卷和第十卷被远远隔开的两次对于快乐的探讨的差异(具体而言,是用以界定快乐的实现活动概念的差异),至善的实质悄然了从宽泛意义上的良好实践到哲学沉思的过渡。而在我们看来,第八、九卷对于友爱的系统阐述实际上是从友爱的角度出发,对于人类生活的各个层次与属人之善的各种表现再次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因此,这两卷是自成一体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认为,亚里士多德心目中最高层次的友爱同时满足了人类的政治本性和哲学本性,既是自我德性的最高超的提升,也是自我和他者的最完美的结合——正是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尼各马可伦理学》从政治到哲学的论述运动的最高潮。对于《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宏观布局问题的上述解读构成了本书的写作思路。让我们再次强调:对于这些问题的解释是见仁见智的,我们并不声称本书完成的系统重构是对于亚氏伦理学的唯一正确的理解。但是,任何一份成功的系统解释都必须基于对于上述问题的合理而融贯的回答。本书的第二个目标是以对于《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系统解读为切入点,窥视亚里士多德心目中思想的整体结构。我们之所以用“窥视”这个词,是因为本书如此有限的篇幅根本无法容纳对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自然哲学、形而上学中的任何问题的任何实质处理。现当代研究界的主流倾向是强调亚里士多德科学体系中各个分支之间的独立性,尤其是实践科学针对理论科学的独立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许多试图复兴“德性伦理”的现代学者虽然承认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但是难以接受他的宇宙论和自然科学),本书的写作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顺应这一倾向,这一点主要体现为我们将根据《尼各马可伦理学》自身的理路来重构其深层的伦理学系统。然而,我们坚持认为,虽然亚里士多德并未在伦理学中直接运用他关于实体、形式、实现活动等概念的理论命题,但是其伦理学在核心思路和整体结构方面确实以他关于实体与属性、形式与质料、现实和潜在的哲学思想为基础。为了不影响本书主体部分紧贴伦理学文本的写作方式,我们将伦理学与理论哲学在亚里士多德思想中的关系问题作为“附录一”补充在正文之后,而在本书主体部分的行文中,仅仅在关键的节点处简要提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哲学(特别是他的“形式-质料”理论和“现实-潜在”理论)对于其伦理学的结构性影响。例如,在第一章,我们提出第一卷和第十卷之间的政治-哲学张力在幸福论的层面反映了亚氏形而上学中形式与实现活动的张力;第二、三章,我们以道德形质论为解释框架重构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德性体系;在第四章,我们认为理性和欲望完全融合的更高节制是在德性的现实运用在真正实现了道德实体的完善形式;在第五章对最高层次的友爱的解读中,我们指出德性友爱的实质是两个具备完全道德形式的人在共同的卓越活动中实现最高程度的分享。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本书对于《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系统解释并不依赖于我们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理论哲学之间发现的上述联系。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的第二个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附带的尝试,而并不构成研究的主旨。至于上面提及的种种联系是否成立以及是否有助于我们理解《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概念体系、核心思路和整体结构,我们留给读者来判断。本书还附上了解读柏拉图《吕西斯》的一篇论文作为第二则附录。《吕西斯》包含柏拉图对于爱的全面理解,其核心问题——爱应该存在于需要彼此的不相似者还是分享彼此的相似者之间——是理解《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八、九卷的友爱类型学的重要线索。不仅如此,柏拉图关于友爱和爱欲的不同理路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政治本性和哲学本性的复杂关系与结构性冲突。因此,研读此篇对话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柏拉图关于爱的哲学,而且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所观察到的人性张力。在某种意义上,《尼各马可伦理学》关于哲学友谊的论述,作为全书的最高潮,正是亚里士多德调和爱欲与友爱、人类政治本性和哲学本性的理论尝试。要判断亚里士多德的努力是否成功,我们仍然需要回到柏拉图的原初洞察。因此,本书用“附录二”结束,以呼应第五章末尾的结论。
责任编辑:廖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