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需要更多“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人
摘要: 中央宣传部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需要更多像朱有勇这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需要学习学习朱有勇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不服老的精气神。
在全国上下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之际,中央宣传部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12月2日 新华社)
从“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的口头禅,到各民族群众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再到中宣部因其情系三农、在脱贫攻坚中的突出成绩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朱有勇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不服老的精气神。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需要更多像朱有勇这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人。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就要学习朱有勇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朱有勇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在艰难困苦的年代,贫穷和饥饿记忆让他刻骨铭心。朱有勇说,“让农民过好一点,就是我的初心,是童年最早理想。”抱着这个初心,朱有勇报考了云南农业大学,后来不管是读研究生,还是出国留学,还是成为院士搞科研,几十年都没离开过农业,一直为农业科学奋斗,所以才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朱有勇的事迹告诉我们,无论干什么事,只要认准了方向,不忘初心,葆有恒心,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同时也告诉我们,心里装着人民,为人民谋幸福,所从事的工作就有价值。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就要学习朱有勇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朱有勇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水稻、三七、土豆、蔬菜、茶叶等农作物种植,朱有勇都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正是因为这种朴实的作风,才被人们称为“农民院士”。“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朱有勇的工作作风值得各行各业的人学习,工作上要深入群众,扎根土地,只有这样,我们党的各项事业才能做实、做深、做好,进入群众的心坎里。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就要学习朱有勇不服老的精气神。2015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县。谁来牵头挑起重担呢?时年60岁的朱有勇主动请缨:“我年轻,我来干!”就这样,朱有勇穿上迷彩服扎根寨子,一待就是五年,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朱有勇不服老的精神,不仅值得他的同龄人学习,更值得青年一代学习。在朱有勇的意识中,迷彩服就是“作战服”,呈现出的是一种战斗姿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需要更多人具有这种主动请缨“我来干”的担当奋斗精神,需要更多人有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战斗精神。
奋斗的人生最美丽、最有价值。朱有勇以实际行动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时代需要更多朱有勇式的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一个个壮丽的篇章。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