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在线 实践

“邻里节”要常办常新

2019-11-05 11:06

摘要: 社区邻里节应结合社区实际和居民的需求组织活动,因地因人制宜开展凸显社区特色的活动,最好让居民直接参与到邻居节活动中来。青岛等地举办邻居节的实践证明,活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才能吸引居民走出家门,在一起观看节目、参加活动中加深认识,密切邻里关系,促进邻里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10月26日、27日,北京市首届社区邻里节活动将在全市各街道全面开展。全市3213个社区将各自组织居民开展活动。这是北京市首次在全市所有城市社区普遍开展邻里节活动。今后,邻里节活动将每年举办一次,具体举办时间将征求市民建议。(10月25日《北京日报》)

不管是“邻里节”,还是“邻居节”,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组织这种居民自己的节日,且深受欢迎,居民参与热情高涨。这充分说明邻里节在融洽邻里关系、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地方的重视,是一个值得举办的节日。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居民思想认识的改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邻里节的举办要不断创新,做到常办常新,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邻里节对居民的吸引力,发挥出邻里节应有的作用。

邻里节常办常新,就是不仅要经常举办,还要不断创新邻里节的内容。在相对陌生的居住环境里,邻里节能增进邻里交流、融洽邻里关系、促进邻里和谐。但如果举办了一届之后,下届隔上两三年才办,或者直接没了下文,特别是在人口流动速度加大,一栋楼里不时有人搬走,又不时有人住进了的情况下,这样的邻里节就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同时,即使是连续举办,如果不注重邻里节活动内容的创新,就会让邻里节慢慢没了吸引力,居民不愿参加,邻里节就办不下去。所以,只有常办常新,邻里节才有生命力,也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实,邻里节只要固定了举办频率,剩下的关键就是举办内容。首先,活动内容要紧贴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比如北京市的邻里节就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组织开展趣味体育活动、歌舞联欢、社区书画摄影展、社区助残、垃圾分类等活动,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了社区居民的精神风貌,又促进了社区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其次,活动内容新还要多多征求居民意见。社区邻里节应结合社区实际和居民的需求组织活动,因地因人制宜开展凸显社区特色的活动,最好让居民直接参与到邻里节活动中来。青岛等地参加活动中加深认识,密切邻里关系,促进邻里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现在不少地方邻里之间普遍缺乏沟通交流,一个楼栋互相不认识,甚至一起住了好几年,对门姓甚名谁都说不清楚,这不是和谐社会应有的样子,也不利于社区的治理。因此,为了让社会更加和谐文明,为了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邻里节值得在各地大力推广。

责任编辑: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