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做减法同样有违教改初衷
摘要: 近来,教育减负取得了不小成效,也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一定共识。但也引来许多争议,减负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形式化、机械化的减负,带来的是社会对减负的机械化理解,以及进一步的“焦虑反弹”。事实上,该学的东西终究要学、还得学好,教育改革虽曰“减”,但其实是综合运算,求的是一个“提质”的结果。
“减少课时,提前放学,下午3点已到家”“小学生晚9点后可拒绝完成作业”……近段时间,一些地区的中小学生减负新规再次引发全民讨论。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减负从来都不是一刀切。该减的要减,如校外超前、超标培训等不合理负担。有些欠缺的,像劳动教育、美育、体育锻炼等,达不到标准还要增加上去。
中小学生减负是个老话题。追溯起来,从最初的改进教学内容,推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课程融合,到实施课程改革,纠正课程内容繁难偏旧问题,减负取得了不小成效,也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一定共识。可为何眼下屡引争议?且看各地减负举措,关注焦点基本是在校时间长短、作业考试多寡等。孩子的休息和快乐当然重要,但新规带来的潜在问题也显而易见:课时短了,作业少了,孩子学不扎实怎么办?更令人忧心的是,一味强调“压缩”“减少”给人一种观感:减负就是无限度降低学习的难度和强度,“减负=制造学渣”等质疑声音因此而起。
我们相信减负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形式化、机械化的减负,带来的是社会对减负的机械化理解,以及进一步的“焦虑反弹”。古今中外,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是作为过来人的家长,对此心知肚明,所以才会“你减我加”,让孩子出了校门就进课外班的门。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该重新审视减负政策?作为一个极其重视教育的民族,我们在漫长的实践中,其实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如勤学苦练、背诵记忆等等。这些有效的学习办法,显然不应被一刀切地减掉。耐人寻味的是,当不少国内专家认为这些学习方法“过时”的时候,很多西方国家反而转过来向中国取经。比如,上海中学生在“国际学生测试项目”中取得世界第一,剑桥大学早几年就将中国高考成绩作为入学申请指标,英国政府让全英国8000所小学进行上海模式的数学教学。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其实不必对中式教育妄自菲薄,切莫被机械的“加”“减”缚住手脚,反而丢了优势、迷失了方向。
该学的东西终究要学、还得学好,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改革虽曰“减”,但其实是综合运算,求的是一个“提质”的结果。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减负,减掉那些机械低效的“努力”。一方面要提质,提升校内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有人感慨,眼下正是“校内放羊”导致了“校外厮杀”,虽然偏激,但值得思考。去年,沈阳一学校因34年坚持不留作业火了。虽然不必神化这场教育改革试验,但其中的思路其实是对的,就是学校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通过丰富多彩的在校和课后活动,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当学校从放学时间、作业多少的纠结中跳出来,该狠抓则狠抓,该松绑则松绑,尽可能让学生把学习任务都在校内完成,后续的负担就大大减少了。
教育话题火热,反映了社会的持续关切,这是动力也是压力。这股巨大的热情,应该成为相关部门继续探索、勇于改革的动力,也希望能够引发全社会的共同省思。(晁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