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
摘要: 敬畏生命是施韦泽提出来的, 而且要求敬畏动物和植物的生命, 《敬畏生命》阐述了他的敬畏生命思想的由来、践行和意义
对疫情的恐慌渐渐平静之时,人们都在反思我们做错了什么?著名学者冯天瑜先生在《中华读书报》撰文,从生态角度反思,生态是人类直面的紧迫问题,切关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中,他谈到了阿尔贝特·施韦泽著《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一书。
敬畏生命是施韦泽提出来的,也是他的伦理思想的核心概念。《敬畏生命》阐述了他的敬畏生命思想的由来、践行和意义,这也是施韦泽最基本和最深刻的道德要求。“生命”包括人、动物和植物等在内的一切生命现象,“敬畏”有“崇敬”和“畏惧”的双重意义,表达对生命的一种虔敬态度。
阿尔贝特•施韦泽施韦泽认为,自然作为一个自发过程不懂得敬畏生命,它最有意义地产生着生命,又毫无意义地毁灭着它们。但是,自然作为生命在人那里达到了自觉。人一方面受制于利己主义的生存竞争,另一方面则能对生命施加各种影响。人所有的德性的根据在于:“只有人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能够认识到休戚与共,能够摆脱其余生命苦陷其中的无知。”
阿尔贝特·施韦泽 敬畏生命的人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拯救其他生命,把这种奉献给生命的行为当作自己最大的幸福。此外,对施韦泽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是:敬畏生命不仅要求敬畏人的生命,而且要求敬畏动物和植物的生命。他不满足于欧洲哲学否定善待动物和善待人类是绝对相同的伦理要求的传统,强调要“把爱的原则扩展到一切动物”,以实现伦理学的革命。这就是说,“敬畏生命的伦理否认高级的和低级的、富有价值的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因为“作为这种区分的结果是这样的看法,似乎有毫无价值的生命,伤害和毁灭它没有什么关系。而对什么是毫无价值的生命的理解,在不同情况下可以是各种昆虫和原始部族。” 植物、动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先于人类而存在,他们是人类共生共存的朋友,与人类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敬畏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是“敬畏”的应有之义。无论为人为己,都不能成为伤害和毁灭其他生命的理由。当然,生活中的人尽管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但还是无法避免为了保存这一生命而牺牲其他生命的必然性。例如,人类为了生存,必然要把一些动植物作为食物。那么,该怎么办呢?对此,施韦泽的回答是:“敬畏生命的人,只是出于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才伤害和毁灭生命,但从来不会由于疏忽而伤害和毁灭生命。”人应该尽可能摆脱以其他生命为代价保存自己的必然性。
敬畏生命就是要扬弃生命的自我分裂,实现全体生命的休戚与共。生命的休戚与共在实践上体现为人为生命进行的一切救助活动,包括慈善行为、保护动植物、反对战争和核武器、保护环境,等等。最能说明敬畏生命内涵的是:“人越是敬畏自然的生命,也就越敬畏精神的生命。”当你对自然界的全部生命有了敬畏之情,你就会承担起对一切生命的责任,为实现人的最高价值而努力。
施伟泽身体力行敬畏生命的原则,尽可能尊重和不伤害生命,他在非洲无偿行医50多年,他的自传《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施韦泽自述》感动了无数人,世界各地的志愿者都是施韦泽的追随者。
《文化哲学》是施韦泽哲学和伦理思想的代表作,他产生的社会影响主要基于这部著作。而且由于他的思想的深刻性和视角的独特性,《文化哲学》成为20世纪西方一部独创性的伦理学著作、尖锐的文化和社会批判著作、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性著作。因此,研究施韦泽的哲学和伦理思想,一般说来通过阅读这部著作就可以了。
阿尔贝特•施韦泽 1875年出生于法国上阿尔萨斯,神学博士和哲学博士,一位享有盛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研究家。38岁时获医学博士,取得医生执照,1913年携妻子一起前往非洲的兰巴雷内(现在属于加蓬),在那里创建了自己的诊所,义务为当地居民治病,五十年如一日,历尽艰辛,直到1965年逝世。195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责任编辑:张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