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有德——《饮食伦理》序
摘要: 研究饮食伦理问题, 在中国文化中, 从个体、人际、社会与当代社会问题批判诸纬度对饮食伦理做了全面系统而比较深入的研究
肖群忠,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伦理学与中国传统伦理研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200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005)。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称号(2009)获得者。曾在《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已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代表作主要是:《孝与中国文化》(2001年,人民出版社);《传统道德与中华人文精神》(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早在2000多年前,苏格拉底就指出:“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马克思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并进而指出:“现代历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进步,都是当历史学家从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会生活深处时才取得的。” 马克思的这两句话表明了他对生活之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作用并指明了学术进步的正确方向。
人们要首先维护生存,才能进行文化创造,生活世界是哲学与思想世界、科学与技术世界乃至艺术世界的源头和基础,因此,哲学必须面向生活世界,它不仅要反思并批判日常生活,还要引导、建构新的生活方式。在西方文化中,伦理思考处于哲学价值论的核心,作为一种实践理性,更是要关注生活世界。在中国文化中,伦理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灵魂与特色,不仅重视生活的形上之思,更加注重形下的人伦日用,“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中国思想的特质。对于道德问题的思考方式,在我看来,有如下几种方式,即西方哲学反思型的,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结构-作用论的意识形态论分析方法,我觉得中国人对伦理问题的思考主要是把它放在一种更为宏大的文化背景中加以思考的,即认为道德是以文化为根基和背景的,或者说道德是一定民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我本人就秉持这种文化-道德观,在上述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近些年来,我率领我的研究团队从事旨在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贴近实践的日常生活伦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在日常生活伦理的论题中,包含饮食、服饰、居住、行走、言语、工作、休闲、娱乐、健康、生死等,而饮食则是维持人的生命存在的首要生命活动,民间常常有“民以食为天”之谚语,这表明饮食之于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实际上,它不仅对于生命与生活是无比重要的,对于文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大多起源于宗教,在我国上古社会生活中,祭祀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活动,国之大事曰祀与戎,而在祭祀活动中,除了行礼、颂祷之外,大多都要有食物奉献,只有献上“三牲”(猪、牛、羊)才能叫“祭”,而只有时疏鲜果而没有“三牲”的只能叫“荐”。饮食活动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敬祭神灵祖先的活动中,更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亲朋相聚、宴客交游,迎来送往,招待国宾,哪样能离开饮食呢?这不仅在于它是人人每天都不可缺少的维持生命活动的必不可少的需要和活动,更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团桌同食,正是因为这种饮食形式创造了一种我们同吃一桌饭、同为一家人的亲切感。朋友请你吃饭,绝对不简单是满足你饥饿的自然欲望,而是要和你增强友谊。很多朝代为了表明皇家敬老弘孝的精神,都曾举办“千叟宴”,我想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出席当代政府举办的“国庆招待会”吧?这可能不是简单去吃一顿饭的事吧?显然,饮食活动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
在饮食的诸多文化内含中,其伦理含义也是非常丰富的,一个人有无吃相,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出他的文明化程度,这就是为什么古代有修养的人吃喝的动作往往都是用大袖子遮掩住嘴才进食的,为什么中世纪西方的小孩教育要从餐桌礼仪抓起。在人际饮食交往中,更是食之有道,饮之有礼。另外,在饮食中也折射出一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如当代社会一段时间内的奢糜之风不就是体现在公款畸形消费,严重铺张浪费上吗?在当代社会,道德失落,集中体现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上,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安全难以保障,这不是突出的社会伦理问题吗?可见,研究饮食伦理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更具有非常强的现实应用价值。
韩作珍博士长期随我学习,他是我教育生涯中招收的第一位研究生,也就是所谓的开门弟子,研究生毕业,任教六年后又再度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随我攻读博士学位,《饮食伦理》的选题确实是我主持的日常生活伦理研究的重要领域,并且也是在他的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长期深化研究所结出的硕果。我作为导师,只是为他指出了一条路和研究领域,对这个问题和论域的深入研究,则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他肯定要受我的文化-道德观诠释路径和生活伦理学研究视角的影响,否则难为弟子。对饮食伦理,他下了很大功夫,有自己独特的问题意识,能够把古代文化的历史经验与现实问题关怀结合起来,最初他给我的研究提纲中除了“民以食为天”,还有一句话即“食以安为先”,我当时很感震撼,觉得他有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另外,由于具有长期系统的哲学与伦理学训练,对问题的横向把握也比较全面准确。由于他肯下功夫,又有相当的研究积累和能力,他的这个研究课题曾先后得到教育部青年研究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的支持,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社会对他的研究工作价值的肯定。
总之,从社会问题角度,批判当代食文化的著作已经有,可以说《饮食伦理》一书是一本以文化分析、哲学反思、伦理批判、历史诠释的更为宏大的视角,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饮食伦理的一本学术著作,它在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与比较中,从个体、人际、社会与当代社会问题批判诸纬度对饮食伦理做了全面系统而比较深入的研究,可以说是该领域研究中一部具有开拓和创新价值并有重要学术与现实应用价值的学术成果。该书是我国伦理学实现研究范式转型、方法突破的重要尝试,也是伦理学研究面向生活世界的具体实践。该书的出版,对于全面深入了解把握饮食伦理问题,具有学术积累价值。对于解决我国当代的食品安全问题,崇俭抑奢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都有实践助益作用,因此我乐见并祝贺该书出版。
为自己学生的著作出版写序,总是一件令人感到愉快的事,因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乎”!不仅要对著作进行一种客观的学术评价,而且还能促人回忆那些与弟子相交相处的美好时光,当然是为人师者的一种快乐。我与作珍的交往也有将近二十年了,那大概是世纪之交的2000年吧,那时我还供职于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以我为学术带头人,新建了一个伦理学硕士点,学校想当年就实现招生,可是学位点批下来后,招生时间已经过了,学院就决定从早两年就建立的社会学方向给我拨一个学生过来,这一个学生就是作珍,当班主任找他谈及此事时,他那时也不太了解伦理学是搞什么的,还不大情愿过来,后来勉强过来,了解以后,才为师生结缘而庆幸(这些都是多年以后他写给我的长达三万字的求学自述中写的)。入门后,实际上他跟我也只有一年多,我就调到人大工作了。虽然要换硕士导师了,但结了这个缘却点燃了他继续考博随我学习的理想。在硕士毕业六年中,曾三次考我的博士生,前两次都是以专业成绩全部专业考生排名第一,却以外语成绩差1分半而不能遂愿,外语成绩稍差主要是因为他是师范保送生,上大学前压根就没学过外语。在第六年的第三次考试中,终于心想事成。六年工作而未能上学,也有一定好处,有了工作,结婚成家,稍做休养生息再读便无后顾之忧。有理想,有追求,就会有结果。
作珍不仅与我有师生缘,还有乡谊。他是甘肃环县人,我是陕西彬县人,虽为两省,实际距离却离得很近,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大致相同。他家境不太好,求学历程清苦,但他为人忠厚,做事踏实,一步一步走来,都是靠自己,这一点和我也有类似之处,因此,更多一份亲切感。入人民大学后,跟我学习、做事,都很用心用功。读博三年,几乎很少出校园,我还常常说,有机会可让你媳妇来京玩一下,他总是以学习为先务。记得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时,大量的论证工作和资料工作都是他协助我完成的,有一次赶时间,他一直加班到夜里两点多,和我接力,我早上五点多起来就看到了他的文本,得以及时处理,每每想起这些,就会感慨他的踏实与勤奋。一个人做人忠厚,做事踏实,必有所成,现在也乐见他家庭和睦、女儿茁壮成长,很是高兴,也借他的学术专著《饮食伦理》出版之际,再次祝愿他事业有成,人生幸福!
是为序。
丙申(2016)岁末于京华世纪城
时雨园豳风轩
责任编辑:张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