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松:“不惜一切代价”是对谁说的?这是一个伦理问题!
摘要: 但问题是这话是针对谁说的, 常常会说要, 在祷告时也常常会说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张雪松
20多年前,笔者刚刚上大学的时候,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的王漫宇教授讲授写作课,特别强调同样的语言文字针对不同的听众对象,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他特别举例了一个“解放”与“会师”的例子:
上海解放后的第三天,陈毅市长召集上海各界人士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周谷城先生说道:“如果解放军还不来,我天天提心吊胆过日子,现在好了,上海解放了,我也被解放了……”陈老总插话说:“不是解放,是会师,你们从里头打出来,我们从外面打进去,所以是会师。”当时在场的上千人都激动得站起来长时间鼓掌。
如果还是同样的话,我们将说话的两个人物颠倒过来,想必是绝不会有当时那样好的“统战”效果。我们探讨语言文字针对的不同听众对象,其实不仅是一个语言学问题,有时甚至是一个伦理学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
人们在传达“死命令”的时候,常常会说要“不惜一切代价”,这样说可以彰显说话者的决心勇气,增加气势。但问题是这话是针对谁说的,谁要不惜谁的代价?说“不惜一切代价”所针对的听众,必须是我们,而不能是你们;换句话说,如果是“我(们)”要不惜一切“你(们)”的代价、“我(们)”要让“你(们)”不惜一切代价的付出,笔者只能不客气地说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惜一切代价”应该是自律的,而不应该是他律的。
即便是非常虔诚的上帝信仰者,在祷告时也常常会说:愿我们免受试探。对基督教文化不大了解的人,可能会觉得真金不怕火炼,基督徒为什么怕受试验呢?《圣经》上说:“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书10:13)在基督教信仰的话语体系中,一个人遭受试探,总是不好的事情,总是要遭受苦难;所以信徒总希望免受试探,而且相信仁慈的上帝给人的苦难试探,不会超过人的承受范围。在我们无神论者看来,这也是符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原则,既然“试探”是不好的,那就要尽量避免。“代价”也是一个能给我们带来痛苦的词汇,我们当然也希望要尽量免于付出代价,如果在所难免,也希望尽可能小地付出代价。
“不惜一切代价”似乎显示出非常大无畏的精神,但这种大无畏精神只应该是自身勇气和毅志的流露,而不应该是对他人的无理要求,否则就很容易变成“一将成名万骨枯”的残忍,乃至于别有用心。按照佛陀本生故事的说法,佛陀的前世能够舍身饲虎,能够把自己的肉体布施给饥饿的动物;这种行为在佛教徒看来是佛陀慈悲伟大的表现,但按照佛经的记载,具力太子想害死龙树菩萨,便以同样的“高标准”来要求龙树菩萨布施头颅,龙树菩萨只好让具力太子用吉祥草割断了他的脖子。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要“不惜一切代价”来战胜疫情。这种说法如果是彰显自身的勇气,描述自身的行动,是值得称道的;但不可以盲目用在他人身上,甚至成为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管实际情况、不加甄别、大而化之地“一刀切”的借口,这实际上并非勇于担当,而仍然是一种“懒政”。
早在2004年,世卫组织就开始建立以证据为基础的、经过实地检验的交流指南:即能否以最少的干扰,促进迅速控制疫情的社会公共卫生目标。今年2月3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发表讲话时重申:“没有理由采取不必要措施来干扰国际旅行及贸易”。对于阻断中外贸易来所谓抗疫这种“不惜一切代价”,我国政府更是坚决反对的。
相对“不惜一切代价”来抗击疫情,以尽可能“少干扰”的方式来有效抗疫,是对我们工作的更高要求。
责任编辑: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