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伦理在线 学术

前沿转载 | 劳模精神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

2022-02-22 05:50 https://mp.weixin.qq.com/s/1BKcSqUmOB-qCxTpHcPrrw 路丙辉,徐益亮

摘要: 劳模精神这一先进的精神成果集中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优秀的精神品质,是劳动模范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创造的伟大精神,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劳模精神内在地遵循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理论逻辑、中国精神的传承及劳模精神的时代演进的历史逻辑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逻辑。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挖掘和发挥其在引领劳动解放,促进人的发展,助益新时代劳动教育,凝聚奋进力量,实现中国梦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作者简介

图片

路丙辉,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芜湖 241002)

图片

徐益亮,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浙江宁波 315100)

近年来,我国在脱贫攻坚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挑战面前先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各个行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代表,国家通过颁发各类奖章和荣誉证书给各行各业的优秀分子以高度肯定。整个社会尊重先进、崇尚先进蔚然成风。其中,劳动模范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他们所体现出来的劳模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如何让这种精神影响更广泛,传播更深入,传承更久远,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劳动模范和劳模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进行了新的阐释,这些新评价和新阐释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建党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党中央批准将劳模精神作为第一批伟大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将在更高层面推进劳模精神的弘扬和发展,彰显其时代价值。


一、劳模精神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历经沧桑而永葆青春,就赖于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培育形成的劳模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劳模精神是以劳动模范为主体创造的先进精神成果

劳动模范是劳模精神的主要创造者和集中体现者。劳动模范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劳动群众中的杰出代表”和精英分子,他们在劳动创造民族历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这一表述三重定位,逐步递进,立意高远,给予劳动模范以新的阐释和高度肯定。“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家建设和改革中,特别是在关键时期、重要领域、重点工作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和特殊贡献的劳动模范。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勇担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立下不朽功勋。


众所周知,物质贡献总是有限的,而精神贡献是无限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劳动模范所产生的意义不仅在于他们以创造性的劳动建设国家、造福社会,更在于他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一种先进的精神成果——劳模精神。之所以说劳模精神是一种先进的精神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要的在于它与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相融相通。相比于旧的精神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是一种先进的精神文化,其先进性主要表现为,社会的基本价值判断标准不是资本而是劳动创造,信奉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理念,倡导“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氛围。次要的在于劳模精神是一种以特殊劳动者——劳动模范命名的精神文化,与一般的精神文化相比,其特殊性突出表现在劳动模范这一群体社会价值的独特性:他们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价值标准的秉持者、守护者;他们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理念的践行者、弘扬者;他们是社会主义社会良好社会氛围的创造者、引领者;他们代表着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基本发展方向。由劳动模范创造并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劳模精神是一种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成果,弘扬这种先进精神成果必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劳模精神是我国劳动人民优秀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广大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养成了许多关于劳动的优秀精神品质。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巨大魅力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强大力量,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奋勇向前,书写人类文明新篇章。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珍惜、传承和发扬劳动人民的优秀精神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中,劳模精神居于首位,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优秀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传承和弘扬我国劳动人民的优秀精神品质就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是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度凝练。从内涵要义来看,“劳动创造价值”是劳动精神的主要内容,劳动精神强调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理念,它主张崇尚劳动、反对蔑视劳动,主张热爱劳动、反对厌恶劳动,主张辛勤劳动、反对不劳而获,主张诚实劳动、反对投机取巧。这种劳动精神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坚守的具有历史传承性的文化价值背后的精神支柱”。“精益求精和追求极致”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工匠精神所强调的是劳动者对待自己的劳动及劳动产品品质的态度,即劳动者在劳动中的执着专注精神、精益求精精神、一丝不苟精神、追求卓越精神。相比之下,劳模精神兼具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内核,既包含“劳动创造价值”,又有“精益求精和追求极致”之意。


劳模精神是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合理升华。在命名方式上,三者分别使用的是“劳动”“工匠”和“劳模”,从劳动的主体——劳动者这个角度看,他们之间呈现出明显的递进关系。在社会主义劳动体制下,劳动模范是千百万“劳动者的杰出代表、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他们是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相应地,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也在内涵上呈现出层次上的递进性,即相比于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而言:劳模精神不仅意味着超越自我,还意味着给人以感召和引领;不仅意味着彻底地贯彻和践行劳动精神,还意味着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通过对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升华,劳模精神以更高的形态呈现出来。


(三)劳模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这一表述准确地反映了劳模精神产生的客观事实:一个劳动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获得应有的劳动报酬,实现自我劳动的价值,甚至成为一个劳动群体中的佼佼者。但如果没有党的领导和人民的培育,任何一个劳动群体的佼佼者都不可能成为全国劳动者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更不可能创造出可以传承和弘扬的劳模精神。劳模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乃至劳动模范个人的进步与成长在根本的意义上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和人民的培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尊重劳模、关爱劳模,贯彻好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完善劳模政策,提升劳模地位,落实劳模待遇,推动更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竞相涌现。全社会要崇尚劳动、见贤思齐,加大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宣传力度,讲好劳模故事”。无数次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没有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多方面的培育,普通劳动者就不会成长为劳动模范,更不可能形成鼓舞人、激励人的伟大劳模精神。劳动模范是“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劳动群众中的杰出代表”劳模精神既是劳动模范创造的,也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因此,劳模精神既代表劳动模范的精神,也代表党和人民的精神。劳模精神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也和其他伟大精神一起,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方面,劳模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实践证明和精神支持。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深刻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70多年来,广大劳动人民在劳模精神的引领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赞叹的中国奇迹,彻底改变了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另一方面,劳模精神为构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提供精神元素和精神要件。劳模精神被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充分体现了其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地位。任何精神文化都是在劳动中生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生成也不例外。劳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劳模精神以基本元素和基本要件的形式,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劳模精神的生成逻辑

作为一种精神产物,劳模精神不是凭空出现的,其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支撑、厚重的历史传统和坚实的实践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性、精神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性和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实践性。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中国表达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劳动”是个高频词、关键词。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具体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会从中读出两个字:劳动。贯穿着整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是关于劳动的科学理论”。可见,在马克思那里,劳动既是他对资本主义进行病理诊断,揭露资本主义本质的“手术刀”,也是揭秘人和人类社会生成与发展的“钥匙”。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是劳模精神生成的理论基础。劳模精神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精髓,并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对如何不断逼近自由劳动和最大限度地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劳动始终扮演着关键性角色。生产劳动在创造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同时,也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依据。恩格斯指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的全部本质和尊严不在于任何外在的东西,而在于创造人本身的劳动。换句话说,只有通过劳动,人才在根本上获得自身本质的确证和人之为人的尊严,离开劳动,人就会降到物的层面。不过,这里的劳动是指创造“人的类特性”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而非异化的劳动。习近平也因此深刻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资本按照自身的逻辑,把劳动只是作为资产阶级从无产阶级那里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工具,进而把劳动从人的本质关系中硬生生地剥离出来,使劳动成为工人的异己力量。这时,劳动也就走向了它的反面,成为异化劳动。“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在异化劳动中,“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社会主义的建立消灭了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社会基础和制度根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成了劳动和劳动成果的真正主人,劳动不再是剥削阶级施加于人民的压迫,而是人民群众追求自身美好生活,获得更多尊严和幸福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实现自由劳动创造了必要条件。劳模精神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历史逻辑:中国精神的传承及劳模精神的时代演进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劳模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劳动模范为主体的劳动人民传承中国精神,以及党和人民长期培育劳动模范和凝练其精神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出来的。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劳动史,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社会发展的一切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中华民族自己特有的精神文化。历史上,不论是高超的文艺作品、伟大的思想成就,还是先进的科学发明、宏伟的土木工程,无不凝结着劳动人民及其精英分子的辛勤、无私的创造性劳动。如果缺少了中国精神,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优秀劳动文化和劳动精神,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是无论如何也创造不出来的。同样,如果没有中国精神和优秀劳动传统文化,劳模精神也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产生的。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以及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历来就重视劳动的作用以及对人民群众劳动精神的培养。抗日战争时期,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劳模运动,边区政府通过颁布生产奖励办法,对在生产运动中取得重大成绩者予以奖励。这一时期的劳模精神主要表现为“为革命献身、革命加拼命、苦干加巧干、经验加创新”。从1950年到1960年,党和国家先后召开了4次劳动模范表彰大会,根据国家建设需要,这一时期表彰的先进模范主要集中在农业和工业领域,劳模精神的内涵演变为“不畏困难、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不怕牺牲、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多做贡献”。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劳动模范评价标准的重心相应地向“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方面转移。从1977年至1988年,先后召开了5次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一批在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科学研究方面对现代化建设有卓越贡献的知识分子和科研人员先后被授予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这一时期的劳模不仅具有无私奉献、拼命苦干的‘老黄牛’精神,更强调其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改革开放事业的突出贡献。”1989年至今,党和国家先后召开了7次全国性表彰大会。随着表彰大会的常态化、制度化,人们对劳模精神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劳模精神的完整概括,使人们对劳模精神的基本内涵形成共识。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赋予了劳模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劳模精神不断展现新的时代内涵,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三)实践逻辑: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价值诉求

劳模精神作为人的精神性成果,是对人的劳动价值的肯定和确证,从根本上讲,乃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因此,劳模精神的生成逻辑归根结底乃是社会实践的逻辑。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劳模精神应社会实践的需要而生,随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在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展现自己、发展自己。


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和发展起来的,经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的淬炼。在革命年代,党把革命根据地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有效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同时为劳模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劳动模范们团结一致、埋头苦干,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的事业之中,涌现出一批为建设新中国甘愿奉献一切的劳动模范,初步形成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劳模精神。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辛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劳动模范发扬自力更生、团结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发展了劳模精神。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广大劳动人民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奋斗。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感召下,劳模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新时代的劳动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新篇章。


劳模精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呼唤。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中华民族迎来了下一个历史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实践证明,越是深入发展,困难就会越大。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他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等方面充分发挥劳模精神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新时代向劳模精神提出的新的时代诉求。


三、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

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标识和精神旗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长征程中,特别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和改革中,劳模精神在引领劳动解放,促进人的发展,发挥育人功能,助益劳动教育,凝聚奋进力量,铸就历史伟业等方面彰显了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引领劳动解放,促进人的发展

寻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一生不懈奋斗的目标和追求。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只有自由劳动才能带来人的自由和解放,而自由劳动就是劳动解放。因此,要想实现人的自由解放首要任务就在于解放劳动。劳动解放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的精神进步的统一。其中,生产力发展是根本,人的精神进步是保障。劳模精神对于劳动解放和人的进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通过精神作用物质的方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劳动解放和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于提高劳动者的主体自觉性,帮助人们降解劳动的消极性,提升劳动的幸福感,为劳动解放和人的自由和解放提供精神上的支撑和引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是,这不等于漠视和否认精神的巨大作用。与物质影响社会发展不同,精神是通过影响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劳动者而间接、隐蔽地发挥作用和实现其社会历史价值的。劳动者的思想水平、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精神状态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劳模精神对社会生产的价值意蕴还在于为物质生产和物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优质的精神条件和精神要素。作为一种伟大精神,劳模精神通过树立社会主义先进劳动者典型、倡导社会主义劳动精神、塑造社会主义劳动人格、营造社会主义劳动风尚等方式,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为物质生产劳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持。


人人都希望获得幸福,但幸福从哪里来呢?与资本主义劳动文化不同的是,劳模精神强调“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人之所以能在劳动中获得幸福,不仅仅是因为其通过劳动获得了相应的物质的或精神的回报,而且更重要和更根本的在于,人在劳动且只有在劳动中才能“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完成“个人的自我实现”,获得人的尊严。所以,在人们的各种幸福形态中,劳动幸福无疑是最根本的形态、最高的形态。但是,我们并不能依此把劳动与幸福画等号,因为劳动会带来幸福,也可能带来折磨甚至不幸。从劳动者的角度来看,在劳动解放的过程中,劳动者的主体自觉性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只有在主体自觉的劳动中,劳动才对人展现它的本质和价值,劳动者才能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否则,劳动就始终是一种外在的、异己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痛苦和压抑。然而,在现有的条件下,主体自觉性不会天然发生,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均摊到每个劳动者的身上,而是需要劳动者自己通过劳动唤醒自己的自觉。劳动模范是具有高度主体自觉性的典型,劳模精神在最高的层面体现劳动者的主体自觉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发挥劳模精神的引领作用,就是要激发和唤醒广大劳动者的主体自觉性,为劳动由异化走向自由,为人们在劳动中由“不幸”走向幸福,提供主体性精神指引。


(二)发挥育人功能,助益劳动教育

把劳模精神融入劳动教育,发挥劳模精神的育人功能,助益新时代劳动教育,既是劳模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迫切需要。2020年3月,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充分发挥劳模精神的价值导向作用,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劳动模范既是有血有肉的普通劳动者,同时又是爱岗敬业的实干家、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道德典范,值得全国人民学习。劳动模范是千百万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事迹真实可信,他们的精神可学有用。通过树立劳模榜样,讲述劳模故事,弘扬劳模精神,阐明社会主义劳动者应有的政治立场、思想觉悟、道德标准,明确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能够为受教育者树立可感可亲的人格化标杆,为劳动教育提供价值遵循和指明发展方向。


此外,劳模精神有利于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营造劳动教育氛围。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任何一种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劳动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并不理想,劳动教育存在被淡化的危险。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动模范的评选和表彰工作,努力开展劳模精神的理论研究,大力推进劳模精神的宣传教育,为新时代劳动教育营造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劳模精神有利于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提升教育效果。1950年至2020年的70年间,我国进行了16次全国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及7次随时表彰,共计授予33,708人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对于劳动教育来说,这是极其丰富和珍贵的精神宝库。劳动模范是劳动教育最好的老师,让劳模现身说法,手把手教学,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有利于增强劳动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此外,劳模精神站在人类社会劳动文化的制高点,必能以令人信服的科学力量与无可辩驳的道义力量不断提升劳动教育的底气与自信。


(三)凝聚奋进力量,铸就历史伟业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文明的进步无不得益于精神的推动,而且实践越是深入,就越需要强大的精神推动力。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劳模精神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大量的实践证明,劳模精神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凝聚人心、激发动力、汇聚力量的方式实现的。劳模精神内在地蕴含着高远的价值追求,弘扬劳模精神实际上就是通过制造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张力,并以一种创造性精神鼓励人们实现从现实到理想的创造性提升。以“争创一流”为例,作为对职业和工作的美好期待,做一流人才、创一流业绩的期望与非一流人才、非一流业绩的现实构成了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在如何化解这一矛盾上,劳模精神主张以实然为基点,积极、主动地向一流靠近,而不是以消解理想的方式或消极的态度应付差事。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缺乏凝聚力,那么什么大事也干不成。劳模精神是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劳动文化形态,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具有广泛的社会共识。因此,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有利于团结全国人民,形成强大的精神合力,增强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无不凝结着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然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任务依然艰巨。这就需要全国人民戒骄戒躁,坚定理想信念,团结一致,乘势而上,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当前,我国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大变革时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应继续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化劳模精神凝聚人心、激发动力、汇集力量的时代价值,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行,继续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不懈奋斗。


原文刊登于《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1期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FztipNON5_3Tc6_Fj4seg


责任编辑:路丙辉,徐益亮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